e百分 - 轻松学习从此开始!

e百分学习网 e百分学习网  e百分在线教育 e百分课堂  e百分  ebaifen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资讯 >

五部门: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绘制“施工图”

时间:2014-12-05 09:25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柯进 点击:
---------------------------------------------------------------------------------------------------

       【阶段目标】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保障措施】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政策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
  教室里不需要粉笔、黑板擦,孩子们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地球任何角落的一家工厂的整条生产线都能被“搬进”物理课堂。这些在过去看来是遥不可及的事,不久将变为现实。 
  今天,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未来6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施工图”。 
  “分解动作”为“施工”谋篇布局 
  为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实施方案将总目标进行“分解”,不仅有了“施工路线图”,而且还有3个明确的“时间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可量化目标。 
  《方案》规定,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国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 
  2015年,网络学习空间将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全国50%的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高校90%以上师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开放大学100%的师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与此同时,将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建成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学籍、教师和学校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 
  《方案》要求,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完善,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2M(兆),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4M,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和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分别达80%以上和50%以上;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与第一阶段不同,到2017年,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将实现普及化,教师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人人通”。 
  在此基础上,国家平台将与地方、企业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渐趋完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2020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收官之年”。根据《方案》,届时将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5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到4M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具备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三通两平台”将是“施工”重点 
  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应用驱动,是本轮教育信息化推进战略的主线。针对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强化“三通两平台”建设成为此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施工”重点。 
  在“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面,《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将逐步建设满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需要的必备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宽带网络接入和校内网络教学环境;继续支持中国教育科研与计算机网、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保持和提升我国教育科研信息基础设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重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对于“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将面向教育教学主战场,探索建立“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资源开发机制,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性、普遍性使用,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 
  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发使用上,《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师研修模式、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探索,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动。 
  对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所有学校和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有力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方案》同时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两级建设”,国家、省、市(地)、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推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实现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教育机构、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全面入库,形成集中统一和数据共享的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支撑。 
  此外,《方案》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着重推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应用系统功能,做好学生升级、升学、转学、毕业和教师调动等日常管理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在国家层面,将构建国家教育决策与服务支持系统,实现部内相关数据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教育与经济社会数据的关联与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支持,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五条保障措施为“施工”护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少了落实,再美的蓝图都只是空中楼阁。为了推进本轮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顺利“施工”,《方案》还专门设定了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政策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氛围5条具体保障措施。 
  在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方面,《方案》明确提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进度安排,协调解决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合力推进目标的实现。 
  在建立健全政策环境方面,《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教育督导内容;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服务、设施设备运维保障等;推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和数据、资源共享办法;同时,各地应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 
  在投入机制方面,《方案》要求,各地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研究探索金融支持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和参与,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引导地方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力度。 
  在构建管理体系上,《方案》提出,要推动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系、职能管理部门和支持服务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和部门协调。 
  此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也是确保教育信息化顺利“施工”的一项重要举措。《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先导和服务作用,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和新进展、新成效,加大宣传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新闻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工作。同时,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研究、活动等,分享经验和做法,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ebaifenjiaoyu)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